從 AWS Summit 看見生成式 AI 的實戰應用與挑戰
在 AI 技術快速演進的當下,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。從文本生成、圖像創作,到語音模擬、影片製作,生成式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各產業的創作流程、服務模式與用戶體驗。
而在今年的 2025 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(AWS Summit Taiwan 2025)上,我們更清楚地看見了這項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真實世界的腳步。本篇文章將帶你一覽生成式 AI 的基礎概念與應用現況,並從此次 AWS Summit 的實例出發,探討技術落地過程中的挑戰與未來潛力。
什麼是生成式 AI?
生成式 AI 是一類能夠根據訓練資料,自動產出新內容的人工智慧技術。與傳統的 AI 分類、預測模型不同,生成式 AI 擁有「創造能力」,能根據文字、圖片、語音等提示,生成出新的文字敘述、圖像、程式碼或音訊。
常見的生成式 AI 應用包括:
- ChatGPT(語言對話生成)
- Midjourney、DALL·E(圖像生成)
- Suno AI(音樂創作)
- Runway ML(影片生成)
- GitHub Copilot(程式碼生成輔助)
這類工具背後通常使用像 GPT、Diffusion、Transformer、GAN 等模型架構,並仰賴龐大的資料訓練與強大的雲端運算資源。
生成式 AI 在 AWS Summit 的實戰應用
在 AWS Summit Taiwan 2025 現場,我們看見多項令人驚艷的生成式 AI 實例,橫跨娛樂、健康、零售與專業應用,展現了這項技術的廣泛潛力,以下舉其中幾個例子:
-
SandArt Demo (AI 沙繪室)
透過Amazon Bedrock 生成式AI技術,將文字生成的圖像根據磁力驅動指令現場繪製沙畫,融合 AI 與藝術創作,展現即興創作的美感與技術性。
-
Powered Portraits (AI 專業人像攝影)
只需拍攝一張照片,AI 模型便能自動生成多種專業風格肖像模式與背景,大幅簡化拍攝流程,適合應用於履歷、形象照、社群內容等場合。
-
HIS AI Agent(智慧寵物醫療)
透過 AI 分析寵物健康數據,自動產出診斷建議、照護提醒與病歷紀錄,協助獸醫與飼主做出更即時與精準的判斷。
-
Medical Insights Hub(智慧醫學內容生成中心)
運用大型語言模型(LLM)協助產出臨床報告、病歷摘要或病患溝通資訊、翻譯服務等,提升醫療作業效率並降低人為錯誤率。
這些案例皆建構於 AWS 提供的 AI 與雲端運算平台之上,例如 Amazon Bedrock、Amazon SageMaker、AWS Lambda 等,讓企業能快速部署與擴展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。
.png)
生成式 AI 的技術挑戰與部署考量
儘管生成式 AI 帶來了前所未見的創造力與效率,它在企業導入時仍存在幾項不可忽視的挑戰:
-
資料隱私與安全
生成式模型常需讀取大量敏感資料以進行推論或生成,若未妥善保護,將有洩漏機密的風險。企業需採取嚴格的權限控管、資料加密與稽核機制。
-
內容正確性與可信度
AI 生成的內容可能存在錯誤資訊、邏輯不通或偏見問題。尤其在醫療、金融等高風險產業,內容驗證與人類審核仍不可或缺。
-
成本與資源管理
高品質生成式 AI 模型需大量算力與儲存資源,對中小企業而言是一筆可觀投資。採用雲端平台與彈性計費(如 AWS)能有效分攤負擔。
-
模型微調與客製化需求
通用型模型無法完全對應每家企業的產業語言或商業邏輯,需進行微調(Fine-tuning)或嵌入內部知識庫,才能真正落地。
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的建議路徑
為讓生成式 AI 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,建議依下列步驟規劃:
- 明確定義使用場景與商業目標
例如:客服自動化、內容產生、醫療紀錄摘要、報表生成等。
- 選擇合適的平台與模型
如 AWS Bedrock 提供多種主流生成模型介接,支援企業快速試行與部署。
- 確保資料安全與法規遵循
特別是在處理個資、健康資訊、金融數據等高敏感資料時。
- 先小規模試行,再逐步擴展應用
透過原型設計(PoC)找出最適合導入的部門與流程。
2025 AWS Summit 台灣站讓我們清楚看見生成式 AI 已不再是紙上談兵,而是切實落地的創新力量。從創作、醫療到車載體驗,AI 正逐步進入我們的日常與商業流程中。
然而,技術的成功應用,關鍵仍在於企業是否具備正確的策略、工具與資安意識。面對生成式 AI 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,現在正是企業重新思考數位轉型與 AI 導入策略的最佳時機。
如果您正在思考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上所需的 IT 基礎建設,歡迎聯繫贏核數位,讓我們一同打造更智慧、更具競爭力的未來架構。